自闭症是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,通常在3岁左右发病,主要在语言、社交、行为方面表现异常。自闭症人士-般很难在社会中独自生存,不管是学习生活技能、知识,还是与人交流,都非常困难。由于自闭症人士的表现各不相同,呈现出来的症状也轻重差异明显,像彩虹的光谱一样范围宽广, 所以专业的说法会称它为自闭症谱系障碍( ASD)。
同理,自闭症孩子的智力从显著低下到天才能力也呈谱系分布。在被确诊为自闭症谱系障碍的患者中,智力测试大于70 ,即为智力正常或超常的ASD ,属于高功能自闭症( High Functioning Autism, HFA)。相较于智力落后的ASD , 高助能自闭症通常不容易被发现。
虽然标准化智力测试是了解智力的手段之一, 但对于智力或认知的准确定义甚为复杂。在采用标准化智力测验方法测试自闭症儿童时,孩子往往因社交障碍很难配合,导致分数偏低,与孩子实际能力有明显差距。这可能也是过去发现智力落后的自闭症人士存在较大比例的原因。有研究认为,对于典型自闭症的孩子,智力发展受社交障碍影响很大,随着年龄增长,如未给予科学干预,孩子的智力水平会逐渐落后。
部分轻度自闭症或高功能自闭症的孩子在音乐、术艺术领域和某-些科学,例如天文、地理、生物、数学等知识方面,显得能力较强甚至超强。但这样的人毕境只是少数,也还有许多不会讲话,不能独立生活的低功能自闭症人士。于影视作品和媒体对一些自闭症天才的突出报道,提起自闭症,很多人的第一-印象就是天才。 比如,美剧《良医》的主角就是一位智力超常,学识渊博的自闭症患者,历经种种困境后成长为了一名医生。部分自闭症人因为感官异常、兴趣独特,可能拥有惊人的天赋,导致人们往往将关注点放在他们的高智商上,而选择性忽略了自闭症带来的痛苦和巨大的生存挑战。
现实中只有极少数自闭症人士在机械记忆、数字绘画、乐等某些方面,会表现出超凡的天赋和创造力,这类自闭症群
体属于高功能自闭症,或者阿斯伯格综合征。他们只是在某一方面能力超常,但仍具有自闭症的核心障碍,即社会交往障碍、语言交流障碍以及刻板重复行为。畅天和个别重度的自症人士,在整个自闭症群体中占据的比例都非常低,无法代表这个群体大多数人的生活状态。
因此,需要纠正”自闭症都是天才”这样的刻板印象。